日前,澳大利亞動物保護人員在昆士蘭州一個公園裡發現一隻大約5歲的考拉,它的前肢被人用釘子釘在木柱子上,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死亡。事件一經披露,立刻引發澳大利亞民眾的強烈關注,人們在譴責這種殘忍虐待動物行為的同時,也更加關心考拉在澳大利亞日漸惡化的生存狀態。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報道稱,過去10年間,由於昆士蘭州黃金海岸東高瑪拉地區的發展,該地區1/3的考拉棲息地被破壞,考拉正陷入無家可歸的窘境。
世界自然基金會去年公布的一份報告則稱,由於人們在澳東部新南威爾士州和昆士蘭州的叢林開墾行為,考拉甚至面臨滅絕的危險。該組織呼吁澳政府採取措施加大力度保護考拉。
憨態可掬的考拉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國寶,主要分布在昆士蘭、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和南澳州的低海拔、不密集的桉樹林中。考拉在自然界面臨的天敵主要有澳洲野犬、狐狸和老鷹等,然而,現在人類越來越成為威脅考拉生命的頭號殺手。
澳大利亞考拉基金會估計,18世紀后期英國人尚未踏足澳大利亞前,澳考拉數量超過千萬隻。目前,澳大利亞野生考拉數量隻剩不到8萬隻。
人類活動導致考拉棲息地喪失和碎片化是考拉種群面臨的最大威脅。澳大利亞沿海地區的城市化進展和內陸地區叢林開墾等人類活動直接導致考拉數量急劇減少。
由於棲息地喪失,在過去15年至20年間,昆士蘭州的考拉數量下降了53%,新南威爾士州的考拉數量下降了26%。
棲息地遭破壞導致考拉被迫遷徙尋找新的棲息地。在此過程中,考拉極易受到來往車輛的撞擊和家犬的攻擊。目前,每年死於車輪之下和家犬攻擊的考拉超過4000隻。昆士蘭州一家動物醫院聲稱,去年收治了1萬多隻受傷的考拉,盡管醫院已竭盡全力,但仍應接不暇,而城市范圍的不斷擴張是考拉住院率急劇上升的主要因素。
澳大利亞考拉基金會認為,立法是保護考拉的唯一有效手段。
目前,在澳大利亞的任何地方都沒有法律可以保護考拉及其棲息地。雖然澳聯邦政府在2012年根據《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法案》將考拉列為“瀕危種群”,然而這部本應該是保護澳大利亞環境的最重要的法律實施起來卻軟弱無力,“難以阻止推土機的滾滾車輪”。
為了拯救考拉,澳大利亞不少志願者開始領養考拉。他們精心撫育失去父母的小考拉孤兒,對在野外受傷的考拉進行精心治療,在考拉成年或恢復健康后把它們放歸野外以充實種群。
但這些志願者也坦陳,如今給考拉找到合適的棲息地越來越難,因為“適合考拉生活的地方已經不多了”。
(本報堪培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