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澳新頻道

“我和我眼中的中國”:中澳同“心”合作共贏

——專訪新南威爾士大學心臟病學家安努什卡·帕特爾

王淑仰
2018年11月07日10:41 | 來源:人民網-澳大利亞頻道
小字號

新南威爾士大學心臟病學家安努什卡·帕特爾接受人民網專訪

心血管疾病,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頭號殺手”。有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而在澳大利亞,平均每十二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如何應對心血管疾病是一個重要的全球性健康問題。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安努什卡·帕特爾教授便開始進行心血管疾病等心臟相關的健康問題研究。在這場與心臟疾病的抗爭中,帕特爾已是一員老將。她並不孤單,在中國有許多與她攜手,為改善全球公眾健康情況而共同奮斗的合作伙伴。

初“心”不忘

16歲時,帕特爾進入醫學院學習,她曾在悉尼皇家阿爾弗雷德王子醫院接受心臟病學培訓,而后在哈佛大學取得了碩士學位。2005年,帕特爾到悉尼大學攻讀博士,專注研究亞太地區的心血管風險因素,並領導了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二型糖尿病研究。帕特爾的研究成果從醫療健康領域的眾多研究中脫穎而出,被評為2006年年度最佳,由此她獲得了悉尼大學頒發的班克羅夫特獎。

科研及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的帕特爾多次受到澳大利亞頂級醫學研究資助機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委員會的表彰,並在2018年獲得了澳大利亞科學院古斯塔夫·諾薩勒全球健康獎章。

主持過多項國際臨床試驗,發表期刊論文兩百多篇,如今的帕特爾是新南威爾士大學醫學教授、悉尼皇家阿爾弗雷德王子醫院心臟病專家。此外,作為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的全球首席科學家,帕特爾擔任著為研究院制定全球研究策略,確保研究質量的重任。據她介紹,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是世界十大最具科學影響力的研究機構之一,一直以改善全球億萬人民的健康為己任。

助力中國移動健康技術的發展

“全球健康是我關注的重點”,帕特爾對我們說。2001年帕特爾初次到訪中國,那時她正在領導一個囊括二十個國家的國際實驗項目,在中國也有許多參與研究的醫院。

2004年,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與北京大學醫學部攜手建立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喬治健康研究所,研究內容覆蓋心血管病、糖尿病、腎臟疾病、社區衛生、學校衛生、政策研究等領域。帕特爾稱,“我們與北京大學一直有著密切的合作關系。”多年來,研究所與中國政府、大學、醫院及其他研究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開展了近40個研究項目,在中國已成長為一個領先的健康研究機構,為改善全民健康情況做出了特有的貢獻。

隨著研究的深入,帕特爾意識到,相比研究心臟病的治療方式,注重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預防對公眾健康更有裨益。北京大學醫學部喬治健康研究所和Qualcomm“無線關愛”計劃攜手創立了世界一流的移動健康創新中心,致力於移動健康的創新和推廣。據帕特爾介紹,他們研發的手機應用等移動客戶端技術,在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風險識別與預防中可發揮重要作用。借助該中心開發的移動醫療平台,社區醫護人員在護理患者時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取具有針對性和實証基礎的指導。而通過該中心引入的“食先知”手機應用,中國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食品包裝上的條形碼,查看食品是否含有大量的脂肪、糖、鹽,從而進行更健康的食品選擇,避免因高鹽、高糖和高脂肪的不良飲食習慣引發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北京大學醫學部喬治健康研究所開展臨床與公共衛生研究方法培訓

中澳同心 互利互惠

因與中國開展心臟疾病等研究合作的關系,帕特爾去過中國的三四十座城市,有時一年會去中國三、四次。對於這位生於烏干達,長於澳大利亞的心臟病學家而言,北京卻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異國城市。在這座城市裡,有著與她合作二十年的工作伙伴以及許多她培訓、指導過的中國學生。

回顧自己與中國的交流合作經歷,她說:“我見証了中國多年間的巨大變化,社會層面的變化顯而易見,衛生系統也有很大變化。”與許多發展中國家相同,經濟的高速發展給中國帶來許多公共健康問題。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在傳染病預防及治療、解決母嬰健康問題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帕特爾表示,中澳合作橫跨眾多領域,雙方關系緊密,而在醫學衛生領域培養研究者方面的合作對中澳兩國、對全球而言均有重要意義。她還認為,在心臟病預防的臨床實驗領域,中國有成為世界強國的潛力,而澳大利亞也有許多專家在開展大型臨床實驗,中澳兩國互相助力,將使中國、澳大利亞乃至全世界的人民受益。

(責編:盛楚宜、雪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