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澳新頻道

“我和我眼中的中國”: 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中國在不斷發展

——專訪阿德萊德大學校長彼得·拉特延

羅蘭素丹
2018年12月18日12:10 | 來源:人民網-澳大利亞頻道
小字號

位於南澳州的阿德萊德大學,有著澳大利亞“諾貝爾獎得主搖籃”的美譽。自1874年創校以來,阿德萊德大學一共培養出了5位諾貝爾醫學、物理等不同學科獎項的獲得者,佔全澳獲諾貝爾獎人數的三分之一。阿德萊德大學校長彼得·拉特延對人民網講述了他和阿德萊德大學的緣分,對教育的見解,以及和中國的故事。

和阿德萊德大學緣分至深

拉特延本科就讀於阿德萊德大學,后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畢業后,他回到阿德萊德大學工作了16年。在2018年上任阿德萊德大學校長前,拉特延曾在墨爾本大學、塔斯馬尼亞大學就職。再次回到熟悉的校園,拉特延表示有一種回家的親切感。

阿德萊德大學校長彼得·拉特延接受人民網專訪(攝影 羅蘭素丹)

“我和阿德萊德大學有著許多微妙而又密切的聯系。我的家族在1845年從德國北部移居到南澳州的一個農場。我父親是家族裡第一個走出這個農場,並進入阿德萊德大學的人。在這裡,他遇到了我的母親,隨后二人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並在那裡生下了我。我在阿德萊德大學讀的本科,我的兄弟姐妹也都是阿德萊德大學生物專業的畢業生。有時我們一起在父母的家裡共進晚餐,感覺像是一場學術見面會,這種感覺非常奇妙。而我和阿德萊德大學之間的各種聯系,讓我對它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感和依戀。”

阿德萊德大學共培養出了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對於這個數據,拉特延表示他感到很驕傲。“在五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我想說說霍華德·弗洛裡,他研究出了青霉素的提純。這是一個非凡的貢獻,到目前為止,他的研究拯救了兩億人的生命。阿德萊德大學可以培養出這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是源於我們的創新精神。南澳州是一個重視教育的州,一個隨時准備冒險和創新的州。阿德萊德大學是世界上第二所,也是澳大利亞第一所允許女性獲得學位的大學。我認為阿德萊德大學一直在培養創新精神,這就是獲得諾貝爾獎所需要的。”

不折不扣的“中國迷”

阿德萊德大學不僅歷史悠久,學術成果豐厚,也非常注重國際交流。拉特延認為,留學生交流是連接世界各國、增進彼此溝通了解的好途徑。“一所真正全球化的大學必須擁有大量的國際留學生。和留學生一起學習,是澳大利亞學生了解世界的一個途徑。目前在阿德萊德大學有超過八千名國際學生,其中一半來自於中國。我們想要看到這一數字繼續增長。今后我們會通過設立獎學金等方法來幫助留學生,同時加強和中國大學的交流,包括接受交換生和鼓勵本地學生到中國的大學交流學習。我們正在與一些有實力的中國大學,例如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建立更牢固的合作關系,爭取更加長期、穩定的發展。”

拉特延和中國留學生在一起交談(攝影 羅蘭素丹)

拋開工作上和中國的交流,拉特延本人也是個不折不扣的“中國迷”。“我愛中國,我也愛中國人民,這個國家的一切都讓我著迷。”拉特延第一次來中國是在2010年,后來又陸續到中國游玩、訪問過多次。中國的文化風俗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看到了中國城市飛速的成長和變化,大量的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大學的發展等,中國變得非常國際化。我在中國的時候還喜歡在戶外跑步,因為我喜歡中國的街道,總是擠滿了人,路邊有各種各樣的小吃,還有各種有趣的事情在發生,比如廣場舞、中國風水、路邊唱歌的人等。這讓我感受到了中國獨特的文化魅力。”

2017年聖誕節假期,拉特延和家人來到中國的西部,沿著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進行了一場關於中國文化、歷史的深度之旅。“我對歷史和文化很感興趣。我想要了解中國的歷史,了解它是如何走向西方的。絲綢之路承載了大量的人類歷史和文化。於是我們從西安出發,去了中國西部的敦煌、烏魯木齊、吐魯番、喀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了解了佛教、貿易和中國的歷史。我們看到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從公元前五千年開始一直延續到現在。這種文化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是非常有力的。”

“一帶一路”增進交流建立友誼

近年來,中國的教育、科研等領域發展迅速。對此拉特延表示,希望能增進和中國之間的交流。“在我小時候,中國並不是教育和科研的主要力量。現在,中國已從科研領域中幾乎默默無聞的狀態,到去年成為世界上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國家,質量也越來越高。現在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各個國家的研究機構中,都有著中國研究者的身影。過去,中國大學在世界排行榜前500名的大學很少,但現在已有了在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學。中國重視對教育的投資,培養了很多人才。阿德萊德大學會一直做中國的朋友,歡迎優秀的中國學生和學者來訪問交流。”

拉特延向記者介紹阿德萊德大學(攝影 羅蘭素丹)

曾經的絲綢之路促進了古代中國與外國的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如今的“一帶一路”倡議開啟了中國對外交流的新篇章。拉特延認為,無論是古代的絲綢之路,還是現在的“一帶一路”倡議,都具有相同的目的——增進貿易交流,建立友誼。“中國正在通過那些古老的貿易道路重新與世界各地建立廣泛的聯系。現在的中國和過去相比更加自信了,這要基於在經濟、教育、貿易等各個領域都取得的顯著進步。這就是我在中國看到的巨大變化,這是一個對過去非常自豪,也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國家。” 

(責編:盛楚宜、雪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