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黑洞像“吃豆人”一樣吞噬中子星

2021年06月30日15:28  來源:科技日報
 

  最新研究確認黑洞與中子星並合:

  黑洞像“吃豆人”一樣吞噬中子星

科技日報北京6月29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據《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29日發表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國際研究團隊証實了2020年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意大利的處女座引力波天文台(Virgo)探測到的兩個引力波事件,確實來自黑洞—中子星並合的過程。這一發現記錄了來自約10億年前的宇宙中兩個最極端、最神秘的物體的碰撞。

如果把宇宙看作一個湖面,每個有質量的物體都是“宇宙湖面”中的“船”,當“船”移動或相撞時,即物質和能量發生劇烈運動和變化時,就會導致“湖面”產生“漣漪”,這個“漣漪”便是引力波。

論文合著者、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蘇珊·斯科特表示,中子星與黑洞的“死亡螺旋”碰撞發生在大約10億年前,由於二者質量如此之大,所以直至今天,他們還能探測到碰撞在宇宙中產生的“漣漪”。

“每一次碰撞都不僅僅是兩個巨大而致密的物體聚集在一起。黑洞吞噬了它的伴星中子星,這場面真的就像‘吃豆人’一樣。”斯科特說。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引力天體物理中心的約翰尼斯·艾希霍爾茨說,這兩次探測最初是在2020年1月5日和15日進行的。當月,研究團隊探測到GW200105和GW200115(以探測日期命名)兩個引力波事件,顯示存在一種“混合型”新系統——每個對都由一顆中子星和一個黑洞組成。

艾希霍爾茨稱,雖然這種對黑洞吞噬中子星的探測非常罕見,但他們10天之內探測到了兩次。其中一次(GW200105)是一個質量是太陽9倍的黑洞和一顆質量是太陽2倍的中子星﹔另一次(GW200115)是一個質量大約是太陽6倍的黑洞和一個質量是太陽1.5倍的中子星。而在2019年探測到的兩個引力波事件(GW1900814和GW190426),尚不能確定是由黑洞—中子星並合產生的。

斯科特表示,團隊之前捕捉到了許多涉及兩個黑洞碰撞和兩顆中子星相撞的事件。現在,他們已經完成了“拼圖的最后一塊”,即首次確認觀測到來自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的引力波。

研究人員說,他們的觀察將有助於揭開宇宙中“最復雜的奧秘”,包括物質的構成、空間和時間的運作等。

(責編:王泉驕、雪萌)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直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七…
  2.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
  3. 運用市場機制促進碳減排(人民時評)
  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
  5. 永葆“斗爭精神”,越是艱險越向前(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