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話“秋”: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在線勾勒秋季六大節氣

2021年09月20日16:07  來源:人民網-澳大利亞頻道
 

人民網悉尼9月20日電 9月17日起,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圍繞著“天涯共此時——中秋節”雲端慶祝活動,開啟了“中秋話秋”即有關節氣的話題,通過6集動畫視頻向廣大新西蘭網友在線介紹了中國二十四節氣中6個與秋季有關的節氣,分別講述了“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這些節氣的氣候特征、物候描述及民間習俗。

立秋,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中國古人將立秋時節的物候特征描述為:“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即立秋過后,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寒蟬感陰而鳴,標志著秋季首月正式開始。民間有著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還有“貼秋膘”“咬秋”等。

白露前后,因氣候逐漸轉涼,晝暖夜寒,更容易達到形成露水的條件。白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即白露節氣,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向南遷移避寒,百鳥們都開始忙碌著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中國古人對白露節氣的描述最著名的當屬《詩經·秦風·蒹葭 》裡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秋分,“分”即“平分”“半”的意思,秋分當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白天和黑夜都是12個小時,此后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這一天也是秋季90天中的第45天,剛好平分了秋季。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便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今年中秋節是9月21日,9月23日正是秋分日。

寒露,是深秋的節令,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是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描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傳統習俗有賞楓葉、吃芝麻、吃螃蟹、飲秋茶等。

天氣漸寒始於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進入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愈益頻繁,但霜降並不表示“降霜”,是指氣溫驟降、晝夜溫差大。就中國全國范圍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早晚較冷,中午較熱,秋燥明顯。民間主要習俗有賞菊、吃柿子、登高遠眺、進補等。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觀察和測量太陽位置變化規律的基礎上,將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旨在通過了解氣候的變化來了解大自然的奧秘,並將生活經驗總結上升為理論,這一中國勞動人民的創造與智慧,已然成為新西蘭民眾乃至世界各國民眾了解中華文化的一把金鑰匙。

(圖文來源:惠靈頓中國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責編:李含悅、雪萌)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醫者仁心 護佑健康
  2. 多彩花燈迎中秋
  3. 家和萬事興 聽習近平談大國小家
  4. 揭秘殺豬盤騙局
  5. 北京環球度假區今起正式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