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數澳大利亞受訪者認為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危害超過益處

2023年10月20日14:44  來源:人民網-澳大利亞頻道
 

一項近期調查顯示,超過半數澳大利亞受訪者認為,相比解決問題,人工智能造成的危害會更多。有五分之一的澳大利亞人認為,人工智能在未來二十年內有滅絕人類的風險。

據澳媒報道,該調查由羅伊·摩根聯合人工智能安全運動展開,接受調查的群體為1481名16歲以上的澳大利亞人。

1. 對人工智能的懷疑態度

據調查顯示,相對於男性,女性更傾向於認為人工智能所帶來的危害多於好處。此外,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人也普遍持有這一觀點。相反,在年輕一代中,持有相同觀點者隻佔少數。在澳大利亞偏遠地區,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工智能會引發較多問題。而在主要城市,這一比例下降至五成半。

2. 對人類滅絕的擔憂

盡管高達八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認為人工智能會構成人類滅絕的風險,但仍有兩成的人持有此觀點。在一些地區,如塔斯馬尼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和墨爾本市,以及年紀較大的受訪者中,認同這一觀點的人的比例較高。

3. 民眾觀點的緣由

對於那些認為人工智所帶來的危害多於好處的受訪者,他們的理由包括:

(1)人工智能可能導致失業,對現有生活帶來沖擊,特別對教育以及寫作相關的工作崗位﹔

(2)目前市面上對人工智能的監管不夠嚴格、周全,以至於充斥著超出想象的知識剽竊、創作以及濫用﹔

(3)同時法律和道德層面上對人工智能的規范仍處於模糊狀態,無法有效的保護我們的年輕一代免受利用了人工智能的監視、濫用、恐嚇等犯罪行為。

而對於那些認為人工智能有益於人類社會的四成受訪者而言,他們認為重點在於如何正確的使用人工智能這項技術。他們認為:

(1)人工智能能夠為各種尚未解決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包括那些最棘手的社會和環境挑戰,尤其是在計算機科學領域﹔

(2)人工智能可以處理大量數據,我們能利用這點更謹慎的制定決策,積極的使用人工智能去幫助生活處於不便的人群,例如住在偏遠地區的病人﹔

(3)目前構成美好社會的基礎設施幾乎都在由人工智能運作,這項技術為我們帶來了便利與安全性﹔

(4)我們應該保持謹慎而不是恐懼未來,會為社會帶來風險的是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而不是這項技術本身。如果使用得當,人工智能在藝術、自動化、學習等領域能大有裨益。它為人類提高自身能力提供了無限可能。

結論:這項調查表明,多數澳大利亞受訪者對人工智能表示擔憂,尤其是在工作保障和濫用方面。部分人擔心人工智能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的風險,而另一部分人則看到了人工智能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的潛力,但他們也擔心潛在的風險,並迫切呼吁加強監管。

無論怎樣,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擔憂,有關部門應該將社會面臨的挑戰和人工智能的利弊納入綜合考量。

“人民網澳大利亞”對當地居民進行街頭採訪,探討了他們目前對人工智能的看法。

從採訪中得知,澳大利亞的年輕人對人工智能接受度較高,很多人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能,將其應用於工作和生活中,以提高效率。同時,他們也認識到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帶來的挑戰,認為需要一定量的監管來更好地管理和應用人工智能。他們相信,無需對人工智能過度擔憂。

以下是有助於緩解人工智能焦慮感的建議:

(1)接受人工智能已經存在的事實

缺乏對人工智能的了解可能導致焦慮。花一些時間思考周圍人工智能的應用,我們會發現它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領域,可以有效降低對其的恐懼和焦慮。

(2)為新的職業前景作准備

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人工智能將對下一代就業市場產生影響。據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將有8500萬個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同時9700萬個新崗位可能因人工智能而產生。因此,人們可以通過網絡課程學習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以應對不斷變化的職業前景。同時,也要注意提升人際交流、情商等人類專屬技能,因為這些技能是目前人工智能無法替代的。隻有同時掌握科技技能和軟技能,才能保持健康的就業前景。

(3)遠離電子設備,享受線下生活

當感到困惑時,暫時遠離電子設備是一個有效的方式。研究發現,降低非工作相關的電子屏幕使用時間可以改善心理健康和情緒。此外,人工智能也可以用來豐富線下生活。例如,利用導航規劃安全的騎行路線,或者向ChatGPT詢問可以和朋友一起烹飪的食譜等。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在享受線下生活的同時,感受到科技帶來的益處。

(4)了解相關法規

了解人工智能相關法規的制定進展能為緩解焦慮提供一定幫助。對於有“人工智能焦慮症”的人來說,看到政府沒有快速對人工智能的發展作出反應可能會有點失望,但實際上各政府部門都在認真對待。例如,歐盟於2023年6月14日通過了《人工智能法案》的草案,以規范人工智能在社會中的應用。有效的監管和法規能夠建立對人工智能的信任,確保其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價值,同時將風險和焦慮降到最低。

如果你有“人工智能焦慮症”,不妨試試以上幾項措施,來緩解焦慮。總體而言,正如珀斯會議上所強調的,人們應該更客觀地看待人工智能,學會擁抱人工智能,並主動採取行動來緩解焦慮感,從而更好地享受人工智能帶來的積極影響。(實習生 陳曦、陳啟亞、陳澤羽)

(責編:黃錚錚、雪萌)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人民網評:旅游業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2. 大道同行!“一帶一路”宣傳片《絲路畫卷》
  3. 雅萬高鐵 圓夢同行
  4. 甘肅民樂:縣城雪景如畫
  5. 李干杰在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上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