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悉尼7月22日電 據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官網消息,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澳大利亞至少有4.6萬名焊工在工作中會接觸到高濃度的危險致癌物質,健康問題引發專家擔憂。
這項研究由科廷大學人口健康學院和悉尼大學聯合開展,於7月22日發表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公共衛生雜志》上。
研究小組對來自全澳各地634名從事焊接工作的工人和雇主進行了調查,詢問了系列和工作有關的問題,包括焊接工人的工作任務、工作環境及工作場所實施的安全措施等。
調查顯示,約有90%的人接觸過“焊接煙霧”,其中76%被認為接觸程度較高。焊接煙霧是一種已知致癌物質,是金屬加熱到沸點以上產生的極細顆粒和氣體的混合物。
該項研究負責人雷妮·凱裡表示,澳大利亞至少有6萬人從事焊工工作,但將焊接作為工作一部分的人數量更多。
凱裡稱,研究表明澳大利亞許多焊工面臨可能出現嚴重健康問題的風險。接觸焊接煙霧會造成多種不良健康影響,包括癌症、呼吸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和生殖影響。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悉尼大學教授蒂姆·德裡斯科爾表示,大多數焊工的工作條件加劇了接觸風險。
數據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訪者稱自己在受限的空間內工作,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密閉空間內工作。近90%的人還報告稱,他們在工作時會俯身靠近焊接區域,呼吸區經常位於煙霧源的正上方。隻有19%的調查參與者表示,其工作場所配備了機械通風設備。
澳大利亞公共衛生協會首席執行官特裡·斯萊文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降低焊工健康風險的必要性。他呼吁為澳專業焊工提供升級的防護設備,盡可能保証大家的工作安全。(實習生 白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