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出龙渊: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在线分享铸剑故事

2022年04月01日13:12  来源:人民网-澳大利亚频道
 

人民网悉尼4月1日电 (李含悦)近日,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通过官方社交平台分享《匠心——中国非遗》之宝剑铸造系列微视频,介绍渊源深厚的宝剑锻制技艺,以飨钟情于中国非遗技艺及其无穷智慧的新西兰受众。

“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诗中所述的龙渊,即浙江龙泉古地名。龙泉,自春秋战国起,已有2600多年铸剑历史,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于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技艺最大特点在于用材讲究,工艺独特,以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有着80多道制作工序的龙泉宝剑,最主要的技艺就是锻制技法。“锻制技艺是制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道工序非常麻烦,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折叠,对一把剑而言,这不仅是水火交融,可谓金木水火土同时多次反复交融,才能铸就一把剑。”出生于铸剑世家、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沈新培说,对他而言,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是如何让一把剑体现出它的文化秉性,有变化才有生命,有生命才有灵气。

历经60多年铸剑生涯的沈新培表示,要将这门技艺一代一代完整地传承下去,不仅要传承剑的锻制技艺,更要传承剑的文化,让龙泉宝剑驰名中外、大放异彩。

龙泉宝剑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济、纹饰巧妙等特点闻名遐迩。陈阿金是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看来,制作一把好的宝剑,从设计到完成,至少需要耗时半年以上,有的剑鞘模具,他还要自己手工制作。据他介绍,通过采用传统式风箱式火炉加热方法,按照一定比例采用龙泉当地特产的毛铁和钢进行冶铁时,这一过程中需要经过千锤百炼的锻打。

“以火候为例,很多成语诸如趁热打铁,就源自这一过程,在我们这个行当里,称之为‘抢这把火’,也叫‘抢火劫’。”陈阿金说,他时常会在剑上镶嵌一些动物和不同的图案,以赋予宝剑特定的文化涵义,在他看来,铸剑技法乃至宝剑文化的沿袭,不仅仅是手艺的薪火传承,更是历史的见证与时代的记录。

(责编:李含悦、雪萌)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人民观点)
  2.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免名单
  3. 深刻认识和把握“十个明确”②
  4. 沈阳:抗击疫情 坚守不易
  5.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严控疫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