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澳新頻道

“中國非遺文化周”之“甲骨文記憶展”亮相悉尼

來源:人民網-澳大利亞頻道  2017年07月27日20:48

“中國非遺文化周”之“甲骨文記憶展”亮相悉尼(攝影 賀吉)
“中國非遺文化周”之“甲骨文記憶展”亮相悉尼(攝影 賀吉)
下一頁

人民網悉尼7月27日電(盛楚宜)27日晚,“傳承與創新——中國非遺文化周”系列活動之“甲骨文記憶展”在悉尼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向澳大利亞民眾呈現了中國文字、書法和文化創意衍生品大放異彩的古與今,進一步激發了當地觀眾對漢字和書法的喜愛。

此次展覽由悉尼中國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國國家圖書館聯合主辦,是“中國非遺文化周”的重頭戲。通過“漢字密碼——Nice Choice”文創產品展示單元以及“縱橫有象——中國書法的視覺內涵”專題講座,分別反映了漢字的歷史演變與當代日常應用,生動呼應了中國非遺文化周“傳承與創新”這一主題。

悉尼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趙立在歡迎辭中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文化多樣性、增進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力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豐富,截至2016年末,有39項入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75項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中國非遺文化周”將持續兩周,將世界聞名的漢字和書法,傳統中醫藥理論,以及古老王朝編鐘的獨特旋律精心呈現,讓大眾領略中國非遺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全球文明的貢獻。

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顧小杰在致辭中表示,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此次展覽精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大家可以近距離接觸中國文化精品中的精品。顧小杰提到,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兩國的友好關系離不開兩國人民的交流往來。一直以來,悉尼中國文化中心也通過舉辦各類活動進一步將兩國人民和文化的距離拉近。

新南威爾士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中文系首席教授寇志明(Jon Von Kowallis)表示,此次展覽介紹了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漢字和書法。中國的漢字和書法極具設計和美學價值,在全球盛行。相較於西方拉丁文書法和阿拉伯文書法,中國書法具有其獨特的藝術美感,他很有興趣進行相關研究。

展覽開幕式后,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杜浩博士作為主講人,以“縱橫有象——中國書法的視覺內涵”為題,為到場聽眾帶來了一場集文字、書法、藝術為一體的視聽盛宴。他對中國文字的演變進行了簡要梳理,從中國書法的文化內涵與形式美學兩方面著手,向在座聽眾形象展示了中國書法之精妙。

當晚,悉尼市議員郭耀文等嘉賓以及澳大利亞漢學家、中國書法研究學者、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等百余人出席了活動。

【1】【2】【3】【4】【5】【6】【7】【8】【9】【10】【11】【12】
下一頁

(責編:盛楚宜、雪萌)

 相關專題

 圖片新聞排行榜

  1. 1中國第19批赴黎巴嫩維和官兵榮…
  2. 2北京:走進高考評卷現場
  3. 3重慶黔江:懸崖絕壁上排危 保鐵…
  4. 4中老鐵路最長橋梁主體施工完成
  5. 5今日延安 美麗畫卷
  6. 6院士科普進校園
  7. 7探訪青海龍羊峽水電站
  8. 8新建福廈鐵路烏龍江大橋合龍
  9. 9中國第三大沙漠南緣“沙城”變“…
  10. 10喜迎建黨百年 主題花壇亮相長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