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板块领跑全球资本市场
人民网悉尼5月13日电 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生物医药板块在2015年3月份出现两只表现截然相反的股票。3月17日,生物技术公司Sirtex因其肝癌药物临床效果不及预期,股价大跌55%被“腰斩”,市值一天之内蒸发10亿澳元。仅过了一天,Novogen公司宣布抗癌新药Anisina概念验证成功,股价应声上涨逾20%。该投资领域的高风险、高回报特点可见一斑。
那么,生物技术行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行业?具有怎样的投资前景?投资人该如何实现收益最大化?针对这些问题,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澳大利亚iQ集团(The iQ Group Global)首席执行官乔治·塞玛里斯博士(Dr George J Syrmalis),后者坦言,“危机”代表危险的同时更代表机遇,不同的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是否能真正做到专业操作以降低风险。
商业化失败多源于资金短缺
塞玛里斯博士指出,生物技术行业属于创新型产业,具有资金规模大、回报时间跨度长,以及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
“澳大利亚行业数据显示,药品商业化通常耗时10到15年,包括各项成本在内的平均费用为26亿澳元,能最终获批进入市场的新药比例仅为20%。由于临床试验结果偏离预期而影响股价的案例并不少见,如之前的QrXPharma和Prana公司都遭遇过类似情况。”
塞玛里斯博士认为,导致药物研发失败的原因很多,并不是单由科学技术原因造成,许多药品未能商业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短缺,或因商业计划不成熟而导致融资失败。缺乏了资金支持,药物就不能在专利保护期限内为公司带来足够收入以收回成本。
但是,塞玛里斯博士强调,从投资角度看,风险更是一个积极信号。正因为生物技术行业存在风险,它才能带来更高的投资回报。
“如果你的药品研发成功,将获得巨大的收益,这经常得以体现在股价上。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American Biotex为例,其肝炎试剂今年首季度便狂揽27亿美元利润。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如知名的CSL公司。这个行业有许多创富成功的先例,但须知这些看似神话的背后,无一不是伴随着风险。”他说。
“实际上,基于行业特性,即便你的药物通过审核进入市场,也并不一定意味着商业化的成功。但凡成功的企业都具有相似的特点,即拥有资深的科学背景,兼有专业的管理团队。”塞玛里斯博士说道。
生物技术板块领跑全球资本市场
“有风险,更有机遇”,不仅是塞玛里斯博士对于生物技术行业的经验之谈,更日渐成为投资人的共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行业发展势头强劲,被视为朝阳产业,投资前景看好。
据预测,从2013年到2020年的7年时间里,全球处方药销售总额将以5.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逐年上升,并于2020年超过1万亿澳元,而生物技术类药品将会占据该销售额的一半。
类似的趋势在全球资本市场上亦有所体现。纳斯达克指数生物技术板块在过去5年间飙升了255%,纽交所生物技术指数自2011年开始也已增长204%,标准普尔500的同行业指数同期也提高了64%。瑞士信贷集团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生物技术行业近年来的表现一直优于其他行业,轻松跑赢大盘。
塞玛里斯博士认为,“这个行业巨大的市场需求,直接导致了如此优异的资本市场表现。”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