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胁论是伪命题

中国崩溃是异想天开
最近,美国一些著名学者非难中国,危言耸听地预测中国即将崩溃,唱衰中国。他们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GDP下降预示中国经济不行了,经济高速发展造成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突出,民族矛盾、经济矛盾、精英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腐败问题严重,已经出现系统性的不稳预兆,等等。
从某种角度来讲,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唱衰中国的论调就没有断绝过,如今有人旧话重提也不奇怪。但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歌猛进的时候,这种论调又出笼了,这实在太离谱,以至于连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都忍不住指责为“胡说八道”。依我看,尽管这个批评比较尖锐而刻薄,但很中肯。
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中华文明绵延不绝5000多年,中国社会结构和体制延续了2000多年。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不停,中国大一统的观念和文化传统始终存续。西方国家所认知的崩溃从来没有发生过。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60多年间,真正经历最艰难的时段有那么几个,包括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极度饥荒,19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间文化大革命时期所造成的全国性动乱和浩劫。在这些时段里,中国经济一度濒临崩溃边缘,社会规范失控,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但是,中国还是艰难地挺了过来,国家也没有崩溃解体。如今,中国经济蒸蒸日上,年均GDP超过7%,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全面推行依法治国,致力于良法善治;中国政治新老更替有序进行,政治民主化进程逐渐法治化;拥有中等收入的人数大幅上升,人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人认为,中国即将崩溃了。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第一,中国GDP降低或调整和经济崩溃没有必然联系。现在的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的增加都很大。2014年中国GDP超过7.4%,今年预计还会达7%以上。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巨型国家都无法达到的增长量。中国这么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竟然被认为会崩溃,那GDP增长比中国低很多的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也要崩溃吗?这种逻辑不是很荒唐吗?
第二,贫富差距悬殊是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关系问题,和中国崩溃更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直在不断致力于解决过程中。实际上,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都会出现贫富差距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发展阶段,这很正常。只要这种差距是可控的,整个社会就不会失控,更谈不上崩溃。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是经济快速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失败国家的贫富差距问题。这有本质上的差别。中国的国家管理、政府管理、社会管理很有效,逐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是可以预期的。随着中国中产阶层不断扩大,中国未来50年内将依次解决各社会阶层中的绝对贫困、相对贫困问题,逐步过渡到小康社会,再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进而进入消灭城乡差别、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阶段,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所以,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个进程会被中断而进入崩溃状态。
第三,群体性冲突突出导致社会崩溃的说法更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的误判。在当今中国,群体性事件每年发生10万起左右。对于一个有近14亿人口的国家来讲,这个数据的绝对量并不大,不足于证明中国社会的紧张程度到了危险的境地。实际上,在中国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是和居民的经济利益纠纷、城镇建设中的拆迁纠纷、农村土地产权纠纷、环境保护利益和其他切身利益相关,真正诉诸社会政治问题的游行示威活动并不多。一些反政府分子故意夸大群体性事件的尖锐性和风险,是有特殊政治动机和目的的,但这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民众为了自身利益而游行示威的事件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有谁会因此联想到这个国家会崩溃呢?一些西方媒体和批评人士把阿拉伯世界和东欧、前苏联中亚地区发生群体性事件导致政府垮台的事例和中国进行类比,进而轻率地得出中国也要崩溃的结论,有些人甚至以此为依据在中国推行“颜色革命”,意图加速这个进程的到来。这种危言耸听的说辞和做法太过于异想天开了。他们根本不了解绝大多数中国民众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对新中国的认同、对共产党的认同。实际上,中国不存在因为某个或某几类偶然的群体性事件引发全国性动荡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中国挑战国际秩序说辞无厘头
一些研究国际政治的西方学者和批评人士现在津津乐道的是,中国发展太快了,正在挑战地区领导权,挑战国际政治秩序,挑战西方主导权,对美国和同盟国构成了威胁。
这些关注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的学者和批评人士,对中国恢复在亚洲的影响力不是很适应,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中国是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幅员辽阔的国家,长期在亚洲处于中心地位。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亚洲强国,影响力不仅波及周边四邻,也远播欧洲,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早在十二世纪就对此惊叹不已。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和其他欧洲国家哲学家对中国为亚洲和世界提供先进的政治模式、经济发展模式、文明生活方式由衷赞叹。如今中国只不过恢复了传统的影响力而已,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实际上,亚洲的事情由亚洲来办,更符合亚洲人的利益。
说到中国挑战国际政治秩序问题,那是需要论说一番了。什么是国际政治秩序,国际政治秩序就必须是由美国独自霸占或主导的秩序吗?如果是这样理解,中国崛起,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秩序的重构和建设,那的确对这种美国版的国际政治秩序构成了某种冲击。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绝大多数国家并不认同这样的国际政治秩序。国际社会所理解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多元化的国际秩序,而不是一超独霸的国际政治秩序。因此,中国崛起成为国际多极社会的重要一极,不仅是无害的,而且是有利于国际社会秩序的稳定。毕竟单腿站立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多极支撑的国际舞台就比较稳固。
中国自19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全力以赴进行经济发展,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安全,促进地区繁荣做出非常积极的贡献。在这30多年里,中国不曾发动过战争,也不参与外国发动的战争,更不以战争相威胁推行不利于地区和平和安全的侵略性计划。相反,中国一直对周边邻国实行安邻富邻睦邻友好政策,没有实际威胁过哪一个国家,没有破坏过亚洲地区的稳定和秩序。一个强势崛起的大国奉行这样友善的外交政策和实践为世界历史上所罕见。所以,有关周边国家安全受中国威胁的担心是不必要的,也是没有根据的。
有的人担心中国不断发展国防现代化会造成其他国家的压力,对中国国防力量很戒惧。这是没有必要的过度焦虑。作为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地,300多万平方公里领海的国家,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中国如果不发展现代化的国防是万万不行的。更何况中国国防开支总量和美国比较起来少很多,和其他欧洲大国比也不多。所以,中国发展国防现代化事业是任何一个大国都会做的事情,既不过分,也不落伍。
如果抱持中国崛起挑战西方主导权的观点的人,能够抛弃傲慢和偏见,欢迎中国以一个和平繁荣的强大国家的身份回归世界之林,那么,一切就会很美好。中国将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维护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的共有家园。
中国作为一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成员国,有权利更有义务承担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的重任。这是联合国宪章赋予中国的职权,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期待。中国不能失职,不能有负于世界人民的重托,当然要承担起这个重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一直在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中国是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中国紧密相连,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地步。我们实际上都在同一条船上,我们只能同舟共济才能互利共赢。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中国现在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目的就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民主、和谐、自由、文明的小康社会。中国如果能够成功,那么,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已经不再输出世界革命,也不输出发展模式,但如果我们的发展模式被其他发展中国家模仿、复制,那不是我们的错,而是我们的荣耀。这说明我们对促进世界的良政善治是有贡献的。世界是多元的,不是只有西方民主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放开心胸,容纳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无疑是解开中国威胁论心结的良药。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