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胁论是伪命题

中国掠夺资源论心术不正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国企业推行走出去战略,开拓外国市场,加强经济合作,共谋发展之道。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开发早,起步早,而中国进入外国市场又比较晚,市场份额早已被各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财团所划定。中国若要开拓新市场、寻找新机会,只能到那些跨国公司还没有进入或因为安全风险太大不愿进入的地区和领域去。开发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不发达地区,就成了一种经济成本高昂的选择。我们别无选择,为了发展,就必须甘冒比别人多得多的风险。
当中资企业在非洲、亚洲和其他不发达地区开始投资、开发的时候,一些无法进入或不愿进入的财团及其被雇佣的媒体开始炒作中国掠夺不发达国家资源。这样的说辞很不负责任,甚至可以说是故意挑拨离间。中资企业按照当地法律投资开发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投资成本,包括投资建设工厂、招募培训工人、建设各种配套设施,需要付出购买当地资源的税费,为当地政府上交税收。中资企业现在所做的一切和西方投资公司所作所为都是相同的。为什么我们的投资开发就变成掠夺,而西方公司投资开发就是正当的呢?这种逻辑能说得通吗?
当我们的企业在欧美国家投资建厂,制造设备、工业用品和生活用品时,一些人惊呼中国人掠夺他们的工作岗位。如果中资的企业不去投资建厂,而他们的企业又不增加投资,新的工作岗位从何而来?当我们投资建厂,生产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产品,并且进入市场流通环节之后,整个生产、消费、流通的链条就动起来了,而这些链条都在当地,这在无形中会增加多少就业机会,增加多少收益呀。我们的贡献被抹去,而看到的只是威胁,这种由竞争者散步的流言居然登堂入室成为一种扭曲的民意,这公平吗?
当中国人来到一些发达国家参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或投资房地产,首先会给当地房地产带来更大的繁荣,创造更多的房地产消费机会,促进当地更加发展。但一些人反而惊呼中国人炒高当地房价,侵害本国居民利益,于是乎出台各种限制政策,包括调整税收政策,制造出投资贸易壁垒和障碍。这种过度保护的做法符合自由贸易精神吗?
中国一贯奉行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政策。中国在不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开发,提供发展援助,是对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在任何国家投资,在获取投资收益的同时都会直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税收。这些投资开发都是双向的,是互利的,而不是殖民时代的单向性掠夺,不是零和的。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中西文明冲突论可以休矣
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发表文明冲突的理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这种文明冲突的理论在西方引起广泛的认同,以至于一些身在决策圈的人也受到影响,有意无意之中出台了许多针对文明冲突或相似的政策,引发诸多新的世界冲突。这在中东地区最为典型。现在的问题是,有人把这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套用在中西文明关系的认知上,这就大谬不然了。
第一,中西文明冲突论过于经验主义。从本质上讲,这种理论及其实践带有浓厚的西方基督教传教士的傲慢。传教士们在世界各地传教过程中,总喜欢把不相信基督教的人们视为异教徒而加以排斥。如今,文明冲突论再度红火起来,恐怕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历史思维定势有关。冷战结束后,当他们回过头来寻找敌人时,看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斗争不再那么激烈了,猛然间发现可能和西方发生冲突的竟是历史的、宗教的宿敌。美国在发动海湾战争期间就有些政客鼓吹新十字军战争的说法,让一些伊斯兰反美组织深受刺激,从而带来了一系列非常危险的后果。如果鼓吹这种文明冲突的人士继续推广这种理论,并把它用来同儒家文明相对抗,那对东亚国家人民就不是福音。
第二,中西文明冲突没有历史根据。从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文明是包容性很强的文明,她对各种文明持有开放的心态,不排斥其他文明,反而通过不断地兼收并蓄其他文明成果而发展壮大。中华文明认同任何文明都有存在的价值,都可以共存共荣。自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中国,慢慢在中国生根之后,基本上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而演变成为中国式宗教。他们相互之间都没有发生过西方所司空见惯的宗教冲突。上千年间,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与之和睦相处,也没有发生过不同宗教之间的战争。在中国起主流价值观作用的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同样不曾发生过剧烈冲突而引发战争的先例。相反,尽管中国周边国家日本、朝鲜、越南都信奉儒家文明,但有的国家执政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动战争,比如日本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而发动侵华战争,为奴役朝鲜而多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
第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以及两大宗教内部教派冲突的“铁律”不适合于中华文明。基督教信仰上帝,伊斯兰教信仰安拉,都是一神教,只不过信仰的上帝各有不同,所以,才纷争不断而已。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中国人缺少上帝观念,而只有现实的天帝观念,所以,和基督教、伊斯兰教及任何其他宗教都不存在信仰上的冲突基础。中国社会对各宗教内部派别关于宗教学理的不同解释,通常抱持宽容心,所以,就不会把形而上学的问题演变成为利益之争。西方文明具有很多优点,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普天之下只有基督教文明才是唯一优秀的文明,而排斥其他宗教和文化。这如同西方古典音乐很动听优美,但它并不排斥乡村音乐、校园歌曲、流行音乐的流行。任何人如果认为只有人人都听古典音乐才是正道,那其心智恐怕就很不正常。
第四,中西文明冲突论忽略了中国文明的普世性。中华文明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但又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文明。中国文明提倡处理外部关系讲究和谐、和睦、包容、宽容、求同存异,反对对抗、冲突、争斗、敌对;提倡处理内部关系讲究仁义礼智信忠孝,崇善尚德,反对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这样的文明价值是人类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所以,中国文明实际上是普世文明。
世界上有数十亿人,面对一个正在全面崛起的伟大国家,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经验不同、利益不同、动机和目的不同,其评价五花八门,是不难理解的。只要不是故意恶毒攻击、贬低、诽谤、敌视中国,任何关于中国认知的对错都可以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审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不会因别人的批评而彷徨退步,也不会因别人的挑剔而畏缩不前。中国人素有独立前行的智慧和勇气,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中国人民的选择和追求。中国人民会坚定地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前进,中国的前途和出路必定是光明的。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